台灣是資訊產業重鎮,藉由幫國際大廠代工而成為緊密夥伴,進而幫國際大廠設計製造。

然而隨著市場競爭者開始增多,連帶使得代工利潤被迫逐漸降低,於是,部份台灣廠商便開始思考自創品牌,企圖代工及品牌兩者兼顧,利用代工的利潤來彌補品牌初創時的虧損。 

 

可是國際大廠也察覺台灣代工廠的企圖,不僅縮減下單數量,也開始培養第二甚至是第三代工廠,不願讓台灣廠商藉由代工而獲得相關技術來發展品牌,更重要是不願替自己製造敵人,因此,對台灣的資訊代工業而言,品牌與代工的分家似乎是發展品牌不得不的路程。

 

 

 

acer三分為宏基(負責品牌)、緯創(負責代工)及明基,讓分工更為明顯,品牌可以全力發展,也利用先前對代工掌握經驗,更靈活創造品牌利潤,代工部份不必被質疑是否替品牌來發展技術;因此讓華碩及明基也同樣將品牌與代工分家,兩者各自發展,也爲想自創品牌的代工業者確立了日後發展模式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ya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